25/06/2006

忠言逆耳

前两天到中马一所独中拜访校长,顺便问起学校老师对《中学生》的看法如何?校长二话不说,立刻拨电给负责的华文老师,结果竟换来破口大骂!

可爱的校长也不忌讳,立刻将电话模式转成扩音系统,那位老师哄亮的声音立刻直冲过来:“校长,《中学生》哦,不是我要说,真的是让人很受不了,我觉得愈来愈不象话了,一味的跟着年轻人流行的口味走,都用一些不正统的字眼,像什么文字DJ啦……,还有,你看那些排版,实在太亮丽了……”

校长看着我们干笑,放下电话忙不迭的解释这位老师只是特例。

其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真实的声音,我们要听的,就是这些心声啊!如果连老师都觉得不好了,又如何吸引学生呢!

1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好像只有《少年》才会一昧跟着年轻人口味走好不好……我不认同这枚老师的话。

edwin said...

我没有认同或不认同,我只想对这位老师说:我们全都处在一个变迁剧烈的时代,可以理解到,要办一本贴近当代中学生思维又跨越时代的刊物,难度非常非常高呢!就算只是处理每一期的题材,又要符合中学生读者的思维,又要避免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难度就已经非常高了。

不如老师们给一些实际而且实践性的建议吧。

金田一 said...

看到这样的张贴,心里寒了起来。
我赞同edwin说的话。
我一直认为中学生的生活已经有政府教育机构的培养。
而额外的读物可以让中学生增广见闻,
这不是所有书集正扮演的角色吗?
我认为没有人能说这里的文章不好,那里的文章很逊!
没有人有权利剥夺中学生对文化兴趣的自由,毕竟这已经不是已故的封建社会。
我还是觉得《中学生》得凭着最初的目标,
把自己最好的带给大家!
那么才称得起“书中自有黄金屋”
(以上是我金田一之前在沙巴与一班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谈天后的意见)

Anonymous said...

大家好!
我是文字DJ075-彩莹!
希望会有老师看到我的意见!
这并非人身攻击,只是希望可以得到了解!
从我中一开始接触《中》至今,已近六年了!可是为什么我不曾对其放弃呢?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有益!!!!!
从我懂得思想开始,我就觉得“老师”似乎与“人类灵魂工程师”差太远了!
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是应该接收学生并尝试去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吗?
为什么我们却只能看到你们不断的否定呢?
我从未想过放弃《中》是因为它也未曾放弃我!
而且,在大家庭内。。。。
……………我们都是有用的人……………
……………we're useful here…………
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没有鄙视的眼光。。。。
但是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你们是否可以做到呢?
“枚老师,请您在真正了解我们《中》是为了什么而全在之后才给予评论好吗?谢谢!”

lot5 said...

大家稍安毋操。一种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因为别人和我不一样,我就很生气、很忿怒,或很不开心。其实,我觉得那就是多元的声音啊!因为人的性格多元、喜好多元,才使这个世界充满着缤纷和热闹,我们应该开怀的接受所有人的意见和批评。我这里再说说一个好玩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某天,一位代理了《中》20余年的老师打电话给我,一开口就生气的说:你知道现在《中》的销售率是多少本吗?0!是0啊!我去国中一班班问同学,都没有人要看,他们都买xx月刊,说xx月刊好看,你们是不是该好好反省啊!

我听完老师的话,一时之间哑口,但感觉得出老师的用心良苦,真的。后来慢慢跟他聊,我们倒是聊了很多,他教书这么多年,也代理了《中》这么多年,他看着学生们的喜好改变,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转变,当然会感慨良深。后来,他语重心长的说:不然你们去看看xx月刊怎么办好不好?我谢谢他,但很坚持的对他说:我无法像其它流行月刊一样办,因为我们是一本传送健康内容的杂志,我不能任由广告、流行资讯来影响我的读者。

真的很谢谢这位老师,他让我又听到了另一股声音。当大部份读者都遗弃我们时,我们不能遗弃他们。那之后的二天,Lot 5之家的成员开了个会,我们再一次认清我们的使命,而且脚步更坚定了。

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群像你们一样永远支持我们的人。大家加油!

佩瑶

Anonymous said...

hihi pei yao
i am now at a cyber....
dun hav chi de program...
so use english to type
Zhong1 yan2 ni4 er3 li4 yu3 xing2
中学生加油!
冰,u r a bit too over o~~~~~

Anonymous said...

各位,我的疑问如下;
1. 《中》真的需要为了读者的口味而失去自己的风味吗?
2.《中》销售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单纯的“年轻人口味转变”吗?
3. 老师们叫《中》编辑们好好参考其他的刊物就表示老师们要《中学生》追随现在中学生们的口味吗?

很不好意思地说…
我开始看中学生是1998年吧,那时候的主编还是方哥。
如果大家有以前《中》的话,那么你们就应该清楚明白为什么老师们会这么说话了!
“一味的跟着年轻人流行的口味走……,还有,你看那些排版,实在太亮丽了”
再不好意思地说,对于这位老师说的,我真的是举脚举手赞成啊!
以前的中学生是我一个星期的读物,可以慢慢的看,慢慢的翻……后来的?只是一下子给看完了!
不是要证明什么,只是我个人觉得中学生的内容没那么扎实了!难道说现在的学生们不喜欢文字多多就要给他们亮丽的色彩??
而且,再怎么说都好,老师们都是以客观的立场来看待《中》,然而好不好他们会不清楚?难道说老师们为了销售量而吵编辑们??
我怎么都是很感激老师们为中学生的付出,没有老师们的推广就没有《中》遍地的读者…老师们是为了自己的盈利吗?肯定的是……不!
你在董总走动之后就会知道,大家的付出跟回报往往是两回事。他们满足的?就只是为了华教付出的心啊!
所以我恳请大家,要数说老师的不是时,请想想全马有多少个默默为华教付出的老师们因此而遭殃啊!

Anonymous said...

那 我 想 问《 中 学 生》 出 版 的 目 的 是 什 么 呢? 是 让 中 学 生 拥 有 一 本 让 他 们 更 了 解 自 己 的 刊 物 对 吧?
若 不 贴 近 时 下 中 学 生, 那 么 请 问 此 刊 物 的 价 值 何 在 呢? 请 问 这 本 刊 物 还 能 叫《 中 学 生》 吗? 只 能 叫 做“ 不 贴 近 中 学 生 的《 中 学 生》 咯!
现 在 的 你 ( 维 祥)只 需 一 下 子 就 翻 完 了 是 不 是 代 表 你 有 进 步 了 呢? 若 还 需 要 一 个 星 期 看 完 一 本 中 学 生 刊 物, 是 真 的 细 细 研 究 还 是 自 己 这 几 年 来 没 有 进 步 呢?
刊 物 文 绉 绉 的, 学 生 不 爱 看, 请 问 出 版 一 本 连 对 象 都 不 愿 看 的 刊 物, 请 问 这 本 刊 物 出 版 的 宗 旨 达 到 了 吗?

lot5 said...

大家讨论得那么激烈,真让人感动,这证明了大家是如此的关心《中学生》哩!

昨天又跟一位国中华文老师聊天,收获真不小哩!这位老师中学时一直支持《中学生》,毕业后当了华文老师,又不断的推介《中学生》给学生们。她觉得书中一些感人的小故事很适合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就这样一直讲一直讲……从来没有放弃过。

我真感激这位说话非常温婉的老师。她告诉我,喜欢《中学生》的几乎都是用功的学生,而且是喜欢了就非常喜欢那一种,至于不爱念书的学生,一般都不看《中学生》,勉强也没有用。

我想,很多老师用心良苦想将《中学生》推给大多数不爱读书的学生们时,便碰壁了;碰壁后,就觉得是《中学生》无法贴近大多数学生的心……

这就是现实吧!鱼与雄掌,真的不能兼得吗?

Anonymous said...

我是秋婷,来自柔佛州。。。。
我曾经当过了四年的文字DJ。看到那位老师说到文字DJ这四个字言刚开始时很不满,因为他总不可能以竹竿打翻一船人啊,而且他的言论并不是代表全世界的人。
这个世界就是那样,有的人可以很喜欢,有的却可以恨之入骨,所以啊,只要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本分就好了。
至于他的批评,我们或许可以抱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来看待。
如果他真的那么不喜欢的话,他就不会那么激动的说出自己的意见了。
中学生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杂志,但是不喜欢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我们无法强迫他们。
我已经中学毕业两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在中学的时候,我真的很有冲劲的大力推荐《中学生》给我国中的朋友,因为我觉得好的东西并不是只有我们独中生的专利。但是到最后我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觉得《中学生》太多文字,他们懒惰看,字又小。
反观,他们喜欢某些杂志既流行,而且文字并不比《中学生》来得多。
虽然听了很生气,但是回想起来这毕竟是不同人在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喜好。
《中学生》对我来说真的很好,因为每个月拿到《中学生》的时候真的很开心,我和几位同学都会小心翼翼地拿着我们心爱的《中学生》慢慢地翻阅里面的内容。有时男同学跟我们弄的皱皱的,我们都会很生气哦!!!
毕业后我还有续订了一年多,但是最近来到新加坡读书后就没有了,有点可惜。。。。。
每一期的《中学生》我是看了又看,因为每一次的阅读都有不同的体会。有时我还是会拿回旧的《中学生》反复地看哦!!!
就好像最近我没有订阅了,但是从中学到现在的那些《中学生》还是保留得好好的,现在回家还是有那种临睡时看书的习惯,我就会拿来看了。。。。
我只想说,《中学生》是伴着我中学生崖的良师益友。
Lot 5家族,加油哦!!!!!

Anonymous said...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学生是一本很特别很特别的刊物。它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出现在我的生命中的。一开始接触中学生,就觉得它有种吸引力吧,它不像其他的刊物有一大堆的流行趋势报告,也不像其他的刊物那样花花绿绿,它就是一本很朴素很朴素的一本刊物,但是在这本刊物里面我找不到那些流行的因素,也找不到那些花花绿绿的排版,但那的内容是令我惊喜的,它有一堆很有深度的文章,又一堆很有深度的内容,所以我便开始接触这本名叫中学生的刊物。几年来,中学生都给予我相当大程度的惊喜,它的每一次改变,都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编辑的用心良苦。请原谅我的不善表达,我真得很喜欢现在的中学生,喜欢它那种始终朴素平静的感觉。我想我真的不觉得名叫中学生的刊物就一定要迎合大部分中学生的口味吧。况且吃太多了 nasi lemak, 不也要换一换云吞面吗?这只是我的感觉,如果有任何触犯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Anonymous said...

我非常?同幸如,Anonymous和雪琴 的看法!
~彩莹
一本好书哪怕只有一个人认同,它也算是成功了。。。。
看了管家琪的《如何阅读》吗?
一本好书可以百看不厌,如果有人觉得该书没内容,那么你也可以不看啊!如果那么有本事,何不自己出版呢?

维祥,
一本好书就算没有人推广,只要它有价值,还是有人会发现的!!!!!!!!!
关于偶像与漫画之类的书难道也是老师推广才会有人去购买的吗?
那是因为粉丝的支持好不好?
《中学生》也一样!
正如无聊人所说,
如果你不觉得内容浅了,那代表你没进步!
所以你应该感谢《中学生》让你知道你进步了!
谢谢
如果还不认同,请继续发表意见!
本人绝对奉陪到地^o^

Anonymous said...

彩莹
我也是文字dj,n年前的文字dj!
首先,中学生是份月刊。没有人代理没有人推广,销售量肯定会跌。
书本跟刊物的最大差别是刊物很快的过期……如果刊物要“等”读者发现他的价值的话会不会太慢??
如果说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比如跟随中学生多年的老师们来说,你看看中学生月刊的内容是有多么大的差别啊!
或者你们可以翻翻看方哥(曾庆方)还是主编时的中学生,然后跟现在的比较比较……
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中学生绝对不是文绉绉的刊物,内容的扎实与否绝对跟现在中学生的华文水平无关!
无可否认的现在中文水平是比以前低,但是简单的文字没有办法呈现扎实的内容吗?华丽的文字就可以呈现高水平的华文?
举个例子好了,有谁敢说金庸小说不是内容扎实的武侠小说?但是金庸先生的用词很深吗?
暂时就说到这……有什么说错还请多多指教,然而有什么得罪的,还请多多见谅……

维祥

lot5 said...

不打不相识,来,各位文字DJ们,18/8至20/8的“国际中学生交流营”需要你们的领军,有没有兴趣加入,一起带动啊?